盲目赞赏要不得
有一个故事:
一个科考队来到一片森林,科考成员对一棵笔直的大树夸赞有加。
科考队员离开后,一棵枝少叶稀、树干细小的树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都不表扬我呢?我妈妈总说我是一棵长得很棒的树啊!”
那棵笔直大树回答道:“我妈妈不这样,当我长歪的时候,她会提醒我,让我多喝水。当我叶少的时候,她会要求我多吸收营养。只有我确实进步了,她才表扬我。”
这个回答让小树很沮丧。
故事里的小树在妈妈的赞扬中迷失了方向,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我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家长夸张地表达着对孩子的赞赏,比如:孩子只是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垃圾,妈妈就会大声表扬:“孩子,你真的是太棒了!”
我也见过太多的孩子在听到父母的称赞时表现得无动于衷,仿佛与自己无关。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还听到过很多孩子向我吐槽:“我觉得我妈太假了,无论我做什么她都表扬我,可每次说的时候都不是我真正表现好的时候,并且她每次说那话的时候,我都能看到她的毫不用心。”
现在的孩子们见多识广,懂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聪明的他们总能从你的话语、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到你的真实心意。
八零后家长在育儿这方面有一个很集中的特点,就是本着“我比父母更会爱孩子”这一准则,会主动去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并运用于实践当中。近些年盛行的“赏识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很多父母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赏”而忽略了“识”,导致“赏识教育”有些变味。
比如:一味地表扬,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总想着鼓励最重要,有时还会无可奈何地对着明明犯了错误的孩子伸出大拇指,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
可是当我们说这些话、做这些空洞的动作之时,我们是否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连我们都觉得虚伪的东西是孩子需要的吗?
孩子需要赞赏,需要的是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之上的、发自内心有自己看法的赞赏。而不是随意地敷衍和轻率地附和!
只赏不识的后果,是让孩子盲目自大,并导致TA判断事物的标准出现偏差。而仅识不赏,则会使孩子丧失前行的动力,也会让我们丢失与孩子保持心灵沟通的机会。
先识后赏是正解
那么,到底如何赏识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去“识”
“识”即是了解孩子所做的事,在表扬之前最起码要知道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哪一点哪个部分做得很棒。比如:在想法上是否新颖?在过程当中是否处理得当?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决定孩子是否值得表扬。
其次,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赏”
表扬孩子是需要技巧的,从说话的语气到看孩子的眼神再到肢体接触,无不表达着你对孩子的欣赏。仅有的一句“你真棒”总是显得既敷衍又苍白。
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性,我们有不同的表扬方式:如果是不够自信的孩子,那么我们的表扬应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赞叹的方法,从语言到肢体坦率地说出孩子的表现优秀之处。
如果是比较敏感的孩子,那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合,用最柔和的声音告诉TA今天所取得的进步,并用最坚定的口吻让TA明白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是平时就比较出色的孩子,那就需要在赞赏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清醒地认识自己。
如果是比较叛逆的孩子,那就需要我们铺垫自己的情绪,让孩子首先感受到被认可,再提出期望。
面对孩子们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找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表扬TA!
赏子有方来支招
那么,如何向孩子表达你的赞赏呢?盖老师教给你一道万能表达填空题:
孩子,你在_______方面的_______行为有一个_______进步,比过去强了很多,你真厉害,我简直太_______。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如果需要帮助,来找我!
猛然看到这样的填空题,你可能会有点无从下手,别急,且听盖老师细细道来,我们只需要在表扬孩子时关注到以下几点:
1
把“你真棒”换成“具体事项”
让表扬更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
2
把“你真棒”换成“你很努力”
肯定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3
把“你真棒”换成“你有进步了”
表扬细节,多一些描述性表扬,会使孩子做得越来越好。
4
把“你真棒”换成“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意父母的感受,在表扬时向孩子表达你真实的感受,能让孩子更有自信,同时拉近你与孩子心的距离。
比如,当孩子拿着认真写好的作文来给你看时,你可以这样说:
孩子,你今天这篇作文用到了这么多新鲜的词语,整篇文章都很有趣,比过去强了很多,你真厉害,我简直太佩服你了!
我相信,要是坚持读书积累,你能做得更好!如果需要任何帮助,来找我。妈妈愿意做你永远的读者!
你瞧,有了这道填空题,你就学会了表扬,你的赞赏与鼓励就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当然,除了语言上的激励,很多时候,一个拥抱,一次击掌,一个肯定的眼神,轻轻摸摸孩子的头,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可能会胜过你的千言万语,给人带来特别的感受。
最后一点小提醒:不要为了表扬而表扬,如果孩子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好,一定不要随便表扬他们,你只需要关注与称赞他们的努力即可。
做家长不易,做一个爱思考的智慧家长更是难上加难。且行且修,盖老师愿与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