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们:
一年一度的双11
又来啦……
打折、满减、送券、免息、返利
只等你
新生代消费者追求个性、圈层和情感共振,
更可能冲动消费,为悦己付费。
可等冷静下来后,
才发现很多东西其实并不需要。
消费自制力的缺失,
让许多人的财务状况一塌糊涂,
钱不够用、存不到钱、
月光族、卡奴、债务缠身……
根源就在于财商教育的缺失。
那么,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该如何做好财商教育?才能让孩子从小摆正消费观、金钱观?
“我就是要买!”
面对孩子的“购物欲”
家长内心的困惑
前几日,一位家长和我的吐槽:
我家孩子今年才8岁,购物欲比我都强。每次带他去超市,只要他看到玩具和零食,脚就像被粘住了一样,非要买到才肯离开!有时候同学买了新奇的玩具,他回到家都会吵着要。
一开始我还会满足孩子的很多需求,但是后面我发现,很多玩具买来后他很快就不玩了。我担心如果每次都答应给孩子买东西,会培养他的虚荣心,所以最近孩子想要的东西我都不给他买了,看他一脸失望,又于心不忍,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当下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即便家里的玩具都已经堆满整个房间了,但是孩子们出于喜欢玩具的本能,还是会想拥有它们。
孩子逐步陷入了“索求无度”的泥潭。
而作为家长,我们担心的无非是这两件事:
首先,孩子要什么都满足,会不会培养孩子的虚荣心?
其次,家庭条件限制不允许孩子买东西,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吗?
不得不说,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太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智慧。
买买买“背后的动机”
孩子不会区分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喜欢买买买的背后,不见得是对这些物品本身有需求,更多的是情感需求。
真爱: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买东西是出于对某类商品单纯而强烈的喜爱。比如一些喜欢研究军事的男生,对战机、坦克模型等毫无抵抗力,这些玩具对孩子而言通常是有特殊意义,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好奇心驱使:有的孩子喜欢买买买,是出于“好奇”的心理。“探索”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由此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的信息。面对新鲜有趣的商品,他们难免会被吸引。
满足社交需求:有的孩子喜欢跟同龄人比较,是想在这个群体中获得优越感,孩子很享受这种被重视的感觉。
比如女生喜欢说自己的米露娃娃,因为有了共同话题,大家才能更好地玩到一起。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这种需求更为明显。男生为了游戏花钱,给游戏里的英雄买皮肤等。
最近,乐乐购买无人机的欲望特别强烈,一直求着妈妈购买新款无人机。妈妈以为是孩子喜欢无人机,但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乐乐的好朋友购买了无人机,还带到公园展示了一番,乐乐心里很是羡慕。
表面上看,乐乐需要的是一架新款无人机,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有些攀比的心理。
所以这个时候,买无人机可以满足他的物质需要和攀比心理,但解决不了他想要被重视、他希望自己独一无二的根本问题。
父母都不希望孩子物质欲太强。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什么样的人会过度追求物质呢?
以零食为例,哪种孩子对零食的欲望最旺盛?
是一直想吃却吃不到的,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
答案显而易见。
那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买什么?
当然不是。
教会孩子区分“想要”和“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理性消费。
建立区分
“想要”和“需要”
的思维习惯
在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区分想要和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孩子们和自己“欲望”和平相处的方法。
这样做并不是说“想要的”就是错的、不应该的、不可以得到满足的,而是希望孩子能学会在提出购买要求前多一个思考的步骤,从而为以后的理性消费打下基础。
建议家长和孩子列一份“愿望清单”,并通过以下的五个步骤来帮助孩子辨别“想要”和“需要”的物品,从而学会理性消费。